各位代表:
根据预算法规定,受镇人民政府委托,现向大会书面报告泗城镇2020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度财政预算草案,请予审议。
一、2020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
(一)2020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
泗城镇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在镇党委政府和县财政局的领导下,在镇人大的监督指导下,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,努力克服减税降费及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,全力以赴稳保增长、惠民生、防风险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紧紧兜住“三保”底线,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,增收节支,维护了全镇社会稳定,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。
2020年泗城镇完成财政收入任务3.2亿元,比上年增加3243万元,完成年度预算103%,比上年增长11.3%。上级财政拨款收入8343万元,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580万元,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763万元。
(二)2020年镇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情况
1、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60万元,主要为行政人员经费和机关公务经费、党务经费、群团事务经费;
2、科学技术支出100万元,为预算调整安排,主要用于弥补各类技术培训经费支出;
3、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8.2万元,为预算调整安排,主要用于迎国庆文艺晚会等大型宣传活动经费;
4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万元,完成年初预算93%,主要用于在职及退休人员经费、企退职工管理服务、五保供养、老年福利等支出;
5、卫生健康支出181.8万元,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补助、医疗保障和计划生育事务等支出;
6、城乡社区支出5853万元,主要用于集镇管理、困难户建房配套补助等项目支出;
7、农林水支出1306万元,主要为人员经费、村级运转保障经费;
8、住房保障支出115.00万元。
2020年财政工作按照保工资、保运转、保民生的总体目标,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等叠加因素影响,持续强化财政收入征管,全力保障各项重点支出,积极发挥“合法聚财、规范理财”职能,确保民生和重点项目支出,有力促进了全镇各项事业平稳发展。
一是努力做好增收工作,多举措增加财政可用资金。建立健全税源联动管理机制,制定堵漏增收措施,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应收尽收;同时全力向上争取帮助和支持,多方面、多渠道增加镇财政可用资金,为全镇各项事业提供扎实有力基础。
二是认真贯彻执行财政部关于“加快财政支出进度,是落实更加积极财政政策,做好保工资、保运转、保基本民生及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措施”要求,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强化基本民生政策兜底。全年通过“一卡通”发放49项补贴资金累计4866万元,其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1073万元、农业支持保护补贴547万元、优抚定补384万元等,受益人数9700余人(户)次。
三是认真做好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工作,全力支持脱贫攻坚。紧扣脱贫攻坚任务需求,加大监督检查力度,对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,提高扶贫资金管理的公平性、公正性和透明度,确保扶贫资金使用规范、安全。
2020年,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,主要表现在全镇企业经济总量不大、企业科技含量不高、经济结构不尽合理、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、镇财政可用资金总量较小、各项事业的建设资金需求矛盾突出。所有这些问题,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,总结经验,以坚定的决心、有效的措施,逐步加以解决,使我镇财政工作持续健康发展。
二、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
(一)财政收入预算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做好财政工作,对维护社会稳定,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,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、十九大历届全会精神,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、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新发展理念,继续紧紧兜住“保工资、保运转、保基本民生”三保底线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进一步树立过“苦日子”的思想,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,严控非急需、非刚性、非民生项目支出,提高理财质量和效益,促进全镇经济健康发展。2021年镇财政总收入预算目标为3.5亿元,比上年增加9.4%。
(二)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
2021年镇财政安排的一般预算支出为745.69万元,其中:
1、一般公共服务613.72万元;
2、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39.69万元;
3、住房保障57.47万元;
4、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4.8万元;
其他专项资金如文化体育与传媒、科学技术、环境保护等支出,根据政府和项目经费安排情况再进行追加调整。
2021年,财政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,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切实加大开源节流力度,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,着力保障好基本民生、乡村振兴、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支出,为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1、支持经济发展,抓好财源建设。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,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财政服务,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。进一步完善立体化、全方位的综合治税新模式,强化财政收入执收单位的征管责任,形成齐抓共管、全民创收的氛围,确保应收尽收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抓好企业培育,完善基础配套,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。
2、巩固扶贫成果,推进乡村振兴 。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以后,继续保持攻坚态势,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加强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,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,实施科技兴农,保障困难群众持续稳定增收,增加集体经济收入。继续做好财政涉农资金的筹集、管理、使用和监督工作,紧紧围绕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,突出重点,科学规划,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社会效益,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。
3、坚持精准理财,树立发展思想,强化风险防控,加强监督管理。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,坚持依法理财、科学理财、精准理财,保障财政资金安全、规范、高效使用。牢固树立发展思想,守住底线、完善制度、突出重点,进一步压缩“三公”经费支出,全面落实城乡低保、五保、养老保险制度,坚持把民生作为优先支出方向,严格执行《预算法》、《预算法实施条例》,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,量力而行,维护财政预算的严肃性、权威性。强化预算公开、绩效评审、政府采购管理措施和手段,厉行节约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透明度。
各位代表,新的一年,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凝心聚力,攻坚克难,为建设文明幸福泗城镇新篇章而不懈奋斗,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。